以赛励能,以比提效 | 文丰木业公司生产部实战技能比武点燃生产新引擎
近日,文丰木业公司生产部一场别开生面的实战技能比武落下帷幕。这场以“紧贴生产、以赛提效”为核心的技能比拼,不仅让一批技能水平高、操作能力强的员工在赛场崭露头角,更推动生产效率实现显著跃升。其“实战化、全员化、实效化”的模式为各部门技能提升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,更将董事长刘少康提出开展一线员工技能实战比武的指示落到实处。

赛场即战场:比武项目直击生产痛点

此次比武突破传统模式,针对制约港口作业效率提升的瓶颈——清舱环节,首次引入实战化形式。开赛前,生产部在生产副总经理王小中的指导下制定了详细的比武方案,由调度中心牵头,门机工段、流机工段的技术骨干并肩作战。
为了啃下这块"硬骨头",大家思维碰撞,经过延伸讨论创新采用“N+1”结合联动“1+1+N”的作业模式:靠泊前分析配载及泊位资源,进行作业推演,开工时先集中力量突破重点舱口,再精细分工进行收尾,作业过程中关注各舱口的平衡调控,收尾阶段采用一台门机、一名指挥搭配多舱口多铲车的组合方式,实现高效协同、精准发力。
实效看得见:效率与士气双提升
数据最有说服力。从6月11日到30日,一场为期20天的铝土矿船舶联合清舱比武活动圆满结束,6月份铝土矿船舶效率较5月份提升5.03%,单舱清舱时间平均缩短1.51小时,单船离港时间提前近2小时,泊位资源得到更高效利用,同时在各环节的紧密配合下,港口月度吞吐量再创历史新高,提升16.41%。

更可喜的是员工状态的转变。比武中,每一名调度指导员、门机司机、铲车司机都一门心思的投入到清舱效率提升改善点查找中去。在"伟翔209"轮作业时,调度指导员涂魏鹏提前研究船型,精准调配铲车下舱铲除肋骨及杆内货物,同时安排门机作业其他舱口,将单船平均清舱效率提升至301.92吨/小时。门机司机蔡体谣的操作更让人叫绝,310.92吨/小时的平均效率背后,是他对每一次抓斗起落的精准把控。铲车司机李兴华更是绞尽脑汁的研究货物抓取速度,通过持续改进,他取得了424.27吨/小时优异成绩。比武场上,不仅有速度的比拼,更有安全的坚守。从专业性的现场安全检查到机械交叉作业的精细协调,每个人都把“安全第一”刻在心上,最终实现了安全高效清舱。

模式可复制:从“试点”到“样板”
这场比武的成功,源于三个关键点:一是紧扣生产痛点设题,拒绝形式化;二是鼓励全员参与,让每个人都有收获;三是多工段协同作业,默契配合,形成合力。
7月8日,公司周例会上,总经理冯雪卿指出:生产部清舱效率技术比武,是落实董事长要求和“双提升”计划的重要举措,以实践比武的新模式已初见成效,希望生产部继续在单货种作业效率、整船效率和泊位利用率等效率提升中持续开展实战比武。并坚持“迈小步、稳提升”原则,确保生产节奏、作业效率稳步提升,兑现生产部年初制定的“12字方针”。此外,木业板块所有的技能比武除特殊要求外,全部以实践比武为主,其他部门可以参照生产部模式开展实战比武。

此次技能比武,不仅将竞赛场转化为实战练兵场,更通过以赛促练、以练促产的方式,让技能比拼真正转化为装卸效率的提升动能。从码头前沿到全港区,这场深度融合生产实际的岗位练兵,正持续激发企业内生动力,成为培育高技能人才与推动港口高质量发展的"双轮驱动"。

【END】
文 丰
河北文丰实业集团

开拓创新 | 拼搏进取 | 与时俱进
文字:胡乔文、王桂艳
图片:胡乔文
美编:李泽炜
审核:肖树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