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案改善解码 | 让改善之花开遍制氧厂(二)
钳工班组
“堵漏专家”炼成记

在制氧厂,有一支被称为“堵漏特攻队”的维修班组。他们用半年时间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:治理234处泄漏点,仅油站泄漏率就下降了98%,年创效60万元。这支队伍治理跑冒滴漏的秘诀就藏在一个“专”字里。
专业诊断
通过全面检查,识别所有潜在的跑冒滴漏点,深入分析产生原因,从维修方法、维修材料、维修思路创新等多方面入手,实施根本性改进措施,建立泄漏点“病历本”。经过6个月数据积累,精准锁定法兰密封失效、焊接腐蚀两大“病灶”,为治理提供精准靶向。

专项突破
针对不同泄漏类型制定“一点一策”。如氧氮气阀门内漏、液体储罐冒气等问题点,改进密封件,经专人指导密封方法。47个问题阀门、5处重点泄漏点全部“治愈”。

专人负责
推行“设备管家”责任制,每位成员承包特定区域。建立“查漏-治漏-防漏”闭环机制,通过每日巡查、每周会诊,确保新漏点24小时内处置完成,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。
“现在听到‘嘶嘶’声就条件反射找漏点。”班长笑着说。这支队伍用专业与坚持,将跑冒滴漏治理做成精细活,更让“防微杜渐”成为全员行动自觉。

运行乙班
从“无从下手”到“人人争先”

在制氧厂,运行乙班用三个月时间完成了一场漂亮的“逆袭”:从1月份的寥寥几项提案,到3月份人均改善率300%,他们摸索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改善“三板斧”。
第一板斧:精准培训破困局
班组针对员工“不会改”的难题,创新学习方式:将《全员改善培训课件》拆解成制氧设备专项案例,通过“理论+现场”教学,让员工快速掌握改善方法。短短一个月,提案数量就实现零的突破。

第二板斧:小组作战激活力
班组成立5个改善攻坚小组,每个小组3-5人,实行“组长负责+专人分工”模式。有的负责现场勘察,有的专攻方案设计,还有的跟进实施效果。这种“小团队作战”让2月份人均提案率突破112%。
第三板斧:即时奖励促长效
班组率先试行《改善奖励办法》,设立“改善之星”排行榜。2月份发放奖金3340元,3月份提案量激增至50项,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升。班长李明说:“现在大家见面就问‘今天你改善了吗’,氛围完全不一样了。”
如今,运行乙班的“小组作战”模式已在全厂推广,带动制氧厂一季度完成改善项目182项,创效278万元。从“要我做”到“我要做”,这个班组用实践证明:只要方法对路,改善就能成为每个人的习惯。
从“几项提案”到“人均45%”,从“单打独斗”到“群策群力”,制氧厂用实践证明:改善的种子一旦扎根基层,便能绽放出惊人的能量。
END
文 丰
河北文丰实业集团

开拓创新 | 拼搏进取 | 与时俱进
文字:史禄、孙美刚
图片:史禄、杨晓宇
美编:李泽炜
审核:肖树宏